免費互動平臺:園區從業者e言堂,供需資源一手掌控
10月12日,以“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為主題的2016年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盛大啟幕。作為北京雙創周活動“1+2+N”的重要分會場,北京亦莊以“互聯京津冀創業亦精彩”為主題,以“產業雙創”為主線,著力推動創新創業與產業加速融合。這次亦莊雙創周活動,聚焦產業創新,融合園區、平臺、企業、人才、技術等多種要素,推出國際交流、創業大賽、雙創培訓、主題論壇、路演投資五大類別26場活動,預計參與的投資機構120家,參與企業上千家,參與人數超過10000人。
本次亦莊雙創周,將通過豐富多彩的形式,著重展示高精尖產業創新成就、展示北京亦莊良好創新創業生態,充分發揮北京亦莊雙創磁場效應,營造創新創業氛圍。北京市發改委、科委、經信委、中關村管委會、市科協有關領導,大興區、開發區有關負責人出席,包括來自全國各地的iCAN國際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中國賽區總決賽參賽選手、金融機構和創新創業企業家共計2000人參加了本次開幕式。
與往屆不同的是,本次亦莊雙創周,將聚焦國際化、京津冀以及產業雙創三個關鍵詞。在國際化方面,亦莊雙創周將設立美國、歐洲分會場,通過京津冀全球路演中心與國外分會場實時鏈接,組織國際化的實時路演活動,并邀請國外創新創業團隊來區考察,實現中外創業者、投資機構的零距離、零時差交流。在京津冀方面,北京亦莊將分別與河北、天津的政府、園區以及創新創業企業簽署合作協議,并開展三地共同參與的項目路演活動,推動實現京津冀協同創新。在產業雙創方面,北京亦莊將聚合產業優勢,聚焦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智能制造、產業互聯網等主導產業開展一系列路演、大賽等各類活動,用活動點燃產業雙創的熱情,實現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的目標。
本次亦莊分會場開幕式活動亮點紛呈,通過一個個精彩環節,展現了從創業者作為一顆種子落入亦莊、不斷生根發芽、最后成長壯大為一棵參天大樹的全過程,并將創新創業的點點星光再次播撒到這片科技創新中心主陣地上,體現出北京亦莊作為科技創新中心主陣地、實體經濟主力軍的雄厚底蘊以及亦莊健全的創新創業服務體系和經過培育不斷優化的創新創業生態環境。
作為本次亦莊雙創周活動的主會場,北京亦創國際會展中心本身就是北京亦莊推動轉型升級、打造創新環境的最新成果。就在不久之前,這里還是北人集團印刷機制造廠的廠房。今天,它已經蛻變為一座總面積8萬平米、擁有完善生態設施的現代化科技會展中心,將承辦包括開幕式、iCAN國際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中國賽區總決賽等在內的多項主場活動。同時,在雙創周活動結束后,這里還將成為世界機器人大會的永久會址,向全世界智能制造領域的科學家、研究院所及領軍企業敞開懷抱。
除了主會場外,北京亦莊還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在京津冀全球路演中心以及區內12家產業園區、孵化器、眾創空間設置13個分會場,打造了創新創業活動與產業結合、與園區結合、與企業和人才共同進步的良好氛圍。
據了解,北京亦莊作為科技創新中心主陣地、實體經濟主力軍,近年來積極落實習近平總書記“226講話”精神、全國、全市科技創新大會精神,牢固樹立“引領新常態、打造高精尖、服務京津冀”的工作理念,在北京建設全國科技創新中心的進程中主動有為,不斷完善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不斷健全完備的科技創新服務體系,努力建設創新要素匯聚、創新服務完備、創新能力突出、創新氛圍濃厚、創新成果不斷涌現的科技創新中心主陣地。到目前,北京亦莊作為全市唯一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入區企業超過1.5萬家,包括80個世界500強企業的120個項目。開發區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555家,擁有國家級、市級重點實驗室、各類研發機構190家,形成了包括電子信息、生物醫藥、裝備產業、汽車產業四大主導產業和高端服務、文化創意、節能環保、臨空經濟四大新興產業的4+4產業發展格局。2015年,開發區地區生產總值1080億元,同比增長9%,工業總產值完成2510億元,聚集各類投資機構超過100家,累計參與建設的產業創新基金規模超過3000億元,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250.9件,萬名工程師發明專利擁有量1248件,位居全市和全國國家級開發區領先水平。
今后一個時期,北京亦莊將全面落實北京市加快推進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工作方案,著力發揮產業優勢,實施技術創新跨越工程,不斷推動產業與創新、創業深入融合,建設集成電路、新型顯示、生物醫藥、智能制造和產業互聯網五大技術創新中心,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高精尖”產業聚集區。
來源:千龍網
品牌園區網致力于幫助園區大刀闊斧的改革,優化品牌基因,挖掘園區核心競爭力,塑造享譽全球的品牌園區形象。
業務咨詢:010-64962788
項目合作:010-64978801
E-mail:service@chinabrandpark.com
Add:北京市朝陽區安立路68號陽光廣場D2座10層
?2016-2021 品牌園區網版權所有 | 京ICP備16038284號 | 法律聲明 | 新聞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