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互動平臺:園區從業者e言堂,供需資源一手掌控
推動新時代吉林全面振興發展,最根本的是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引。我們要堅定不移地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奮力前行,努力走出一條振興發展新路,加快形成營商環境好、創新能力強、生態環境優、發展活力足的振興發展新局面。
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上指出:“以培育壯大新動能為重點,激發創新驅動內生動力。要依靠創新把實體經濟做實、做強、做優,堅持鳳凰涅槃、騰籠換鳥,積極扶持新興產業加快發展,盡快形成多點支撐、多業并舉、多元發展的產業發展格局?!边@段重要論述為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的產業創新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東北地區是我國重要的工業和農業基地,在維護國家的國防安全、糧食安全、生態安全、能源安全、產業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關乎國家發展大局。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決策。在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的關鍵時期,習近平總書記到東北視察并發表重要講話,為新時代東北振興掌舵領航、把脈定向、打氣鼓勁,充分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對東北地區父老鄉親的關懷厚愛,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的高度重視和極大支持。
經濟學家們通過從競爭現象中分析經濟發展過程,提出國家經濟發展的四個階段——生產要素驅動階段、投資驅動階段、創新驅動階段和財富驅動階段,而作為經濟發展的高級階段,創新驅動的實質就是經濟發展的動力結構調整,即由高資源投入、高能源消耗為代價換來經濟增長,向以創新為主要驅動力、著力提高全要素生產率而提高經濟增長率轉換的過程。與此同時,新古典經濟增長理論認為,在經濟增長的長期過程中,由資本、勞動力和技術進步三者共同推動經濟增長,而資本和勞動投入對總增長率的貢獻逐步減少,內生的技術進步等因素已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源泉。也就是說,產業創新——新興產業的發展以及產業結構升級,是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動力源泉:首先,技術進步能夠創造出新工藝、新產品,進而發展成為新產業;其次,技術進步、創新驅動會大大提高勞動和資本的效率,導致社會分工的重構和社會資源的重新配置,不同產業間要素的流動促進了產業結構升級。無論是發達國家經濟增長的歷史還是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的實踐,均對上述理論模型進行了有力驗證,使得該理論模式獲得了廣泛認同。所以,為了扭轉負增長趨勢、推動東北地區經濟健康發展,進而促進整個國民經濟健康發展,就要進行產業創新——使產業發展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充分發揮科學技術的創新動能,以不斷發展新興產業、促進產業結構的持續優化升級。
企業,作為產業的組織支撐,作為經濟協調工具和資源配置方式,理應成為產業創新的主體。同時,創新也是企業家精神的應有之意。習近平總書記此次東北視察重點關注了各類企業自主創新情況,并鼓勵大家“只有繼續練好‘內功’,繼續改革創新,才能永立不敗之地,永遠掌握主動權”,也就是說,企業必須具備創新的能力和創新的動力,才能真正促動產業創新。那么,如何提高企業的創新能力、創新動力呢?根據資源基礎理論,企業的創新能力,具有異質性資源的特征,可以幫助企業獲取超過平均水平的租金,是企業持續獲取競爭優勢的源泉,而企業的創新活動是一個非線性的、波動的、隨機的過程,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很可能導致企業創新的能力不足。另外,根據外部經濟理論,技術創新具有公共產品的特征,這會帶來“價格溢出”和“知識溢出”兩種正向的溢出效應。溢出效應的存在,使得那些未實施創新的企業也可以利用成本較低的技術模仿方式獲取“免費搭便車”的利益,從而出現企業創新動力不足的市場失靈現象。因此,依靠企業創新實現產業創新,既要提升企業創新能力,也要兼顧企業創新動力不足的問題。
在此情況下,就不僅需要政府通過財政補貼、稅收優惠以及政府購買服務補償企業創新活動的外部性以增加企業的創新收益;更需要政府相關部門構建一個競爭力強的創新生態系統,當好科技創新的守護者、創新政策的制定者、創新平臺的搭建者、創新文化的倡導者;需要政府致力于知識產權保護,在知識產權運用、知識產權侵權查處等方面創新政策舉措,營造公平的市場秩序,打造法制化的創新環境。
創新經濟學還認為,資本和人才分別是產業創新的基本前提和核心要素。那么,如何夯實資本和人才基礎呢?關于資本,應在持續加大政府科技直接補助和經費投入的同時,強化科技與金融融合發展,如通過建立健全科技信貸風險補償機制、科技類股權投資基金、產業投資基金等方式,充分發揮融資平臺的作用,進一步擴大企業創新項目的融資渠道。關于人才,應積極探索、創新有效的人才政策,加大人才培養、引進的力度,并加強對科技人才的激勵。對裝備制造業產業升級、新興服務業等相關重點支持或重點發展產業,應針對核心技術需求,利用科技專項資金大力培養引進海內外高層次專家人才,也應鼓勵高校對東北振興緊缺性人才予以專項培養,并積極引導高校畢業生在本地就業或創業。東北發展正處于滾石上山、攻堅克難的關鍵時期,唯有堅定信心,在激發各類企業改革創新內生力上下功夫,依靠創新把實體經濟做實、做強、做優,爭取在更短的時間內實現多點支撐、多業并舉、多元發展的產業發展新格局。(王藝霖 趙東 王愛群)
來源:吉林日報
品牌園區網致力于幫助園區大刀闊斧的改革,優化品牌基因,挖掘園區核心競爭力,塑造享譽全球的品牌園區形象。
業務咨詢:010-64962788
項目合作:010-64978801
E-mail:service@chinabrandpark.com
Add:北京市朝陽區安立路68號陽光廣場D2座10層
?2016-2021 品牌園區網版權所有 | 京ICP備16038284號 | 法律聲明 | 新聞投稿